Search

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見壹週刊熄燈的消息了,這一年多的日子很開心,今天找出自己來壹週刊的第一篇作品,細細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見壹週刊熄燈的消息了,這一年多的日子很開心,今天找出自己來壹週刊的第一篇作品,細細品味著文字和影片,我發現自己在這裡進步了,謝謝壹週刊讓我邊做邊學,還教我如何和自己熱愛的工作說再見。

2018年11月26日到壹週刊人物組報到,至今我寫了28個人物專題、做了22支影片。

「你好,我是壹週刊人物組記者!」忘不了剛來壹人物的第一週,我興奮、顫抖地拿著話筒,說出這句努力了四年才說出口的開場。

從最開始的繡補人生、時尚奶奶、大箍醫生,到現在正在運作的公路英雄專題,即使公司營運日益艱難,主管也從不為了稿量壓縮我們的作業時間,總是慢慢引導、細細分析,給予我們最大的空間書寫心中感動,現在回想起,每一個題目都在心裡留下好深刻的印象。

其中最感謝的,還有許多從自由時報生活週報時期死忠相隨的公關好友,一路以來璟綾受到大家許多照顧,無論是分析題目、提供靈感,或只是單純陪我聊屁話,相遇的每個面孔,在昨晚失眠的夜裡不斷浮現。

一直以來,都很謝謝受訪者的信任,我知道要跟陌生的我傾吐自己內心最深處有多不容易,大家願意相信僅一面之緣的我,放心的哭、開懷的笑,每思及此總讓我心裡感到暖暖的。

回想四年前,因為一篇壹週刊的人物專訪,我下定決心未來要成為人物組的記者。還記得在社長辦公室裡緊張得說話結巴,明明也有個五六年的經驗,卻緊張得像是畢業的小菜鳥。收到錄取通知的那晚,興奮之情依然記憶猶新,如今卻覺得好像失戀了。

無奈險峻的大環境讓我們終須一別,但我依然對媒體有愛、對人物有情,相信稍做休息後,我還是會回來,在此之前我們後會有期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啾啾夫人的採訪日記、人物專訪與記者會新知 偶爾還會出現一些生活筆記與心情隨筆 強烈徵求所有生活疑難雜症,讓啾啾找達人幫你解決
無論在圈內闖蕩多久 仍是媒體界永遠的菜鳥 永不忘記為何選擇當個記者 讓自己每一篇報導都有意義 待人有盔甲也有軟肋 不過分善良 也不討好各方勢力 在工作之餘 還能夠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各
View all posts